標準物質和標準樣品的正確使用?是保證測量量值準確、可靠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正確使用標準物質和標準樣品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
?選擇合適的標準物質?:根據測量程序的目的,從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目錄"中選擇與預期應用測試量值水平相適應的標準物質。不應選用不確定度超過測量程序所允許水平的標準物質。對于實驗室認證、方法驗證、產品評價與仲裁等,可以選用高水平的一級標準物質?。
?仔細閱讀標準物質證書?:標準物質證書中給出的“標準物質的用途"信息應受到使用者的重視。當標準物質用于證書中所描述用途以外的其他用途時,可能會造成誤用。使用者在使用前應仔細、全面、認真地閱讀標準物質證書,保證正確使用標準物質?。
?確?;w一致性?:選用的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基體應與測量程序所處理材料的基體一致,或者盡可能接近。同時注意標準物質的形態,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并在測量系統達到穩定后使用?。
?注意穩定性?:選用的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穩定性應滿足整個實驗計劃的需要。凡已超過穩定性的標準物質切不可隨便使用?。
?遵循最小取樣量?:標準物質證書中給出的最小取樣量是保證標準物質均勻性的重要條件。不重視或者忽略了最小取樣量,很難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在取樣和使用過程中要采取避免沾污、揮發、吸潮、氧化的措施?。
?正確保存和管理?:使用者對標準物質的保存管理狀況及研制生產單位質量保證情況對標準物質的使用也非常重要。標準物質的量值及不確定度只有在正確的保存、使用條件下才是有效的?。
?期間核查?:在標準物質的有效期內,為了確定其是否保持原有狀態,需要進行期間核查。主要目的是確認其特性量值的穩定性,而不是準確性?。
?驗收和儲存?:實驗室對購入的RM進行驗收時,需檢查包裝及標識的完好性、證書與實物的對應性等。驗收合格的RM應按證書中規定的保存條件妥善管理。驗收不合格的RM不能使用?。